谁都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大,谁都知道一个王朝的覆灭,最大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过甚,但他们却抑制不住内心的贪婪。
就如同后世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一样,这些大地主、士族们追求的就是更多更肥美的土地。
而这个,就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无法超过三百年的根源所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尚海如果不想今后琉球国也变成这个样子,那他就必须另辟捷径。这就是尚海,成立的国营农场的初衷。
毕竟,国营农场在建国初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瞩目的,取得的成绩也堪称辉煌。
尽管在后来,国营农场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在尚海看来,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制定的制度合理,只要能够保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基本政策不变,只要能够落实监督制度,落实奖惩制度,那就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把一个农场当成一个公司去经营,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就算出现问题,大不了学太宗大手一挥,直接包产到户。有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尚海表示一点压力都没有。
而国营农场最大的好处,却是土地国有。
私人没有土地,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土地兼并。同时因为耕牛、农具等物资属于公有,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耕牛和农具的使用效率。
集体劳动,集体使用,完全发挥出人类集体工作的优势。这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初期,效果是惊人的。
果然,只是过去十多天的时间,戚氏三兄弟全都服气了。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从来不曾想过的。这就导致他们逢人就挑大拇指,说尚海世子学究天人,使得尚海的威望,越来越高。
当然,土地政策不可能只是这样简简单单。
但尚海制定出来的这些,对于现阶段的土地开发,已经够用了。至于今后如何,无非是与时俱进,进行添加和修改而已。
没有不变的政策。
这一点,尚海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看得更加清楚。
土地已经开垦到极限,再想开垦出更多的土地,除非尚海手中能有更多的人手。在这个所有事情都是依靠人力的时代,人们真正能够完全改变的东西,真的不多。
水稻已经种下,尚海从大明买来的诸如土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也已经种下。不过土豆等作物比较珍贵,尚海就专门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农负责侍弄。
农场已经初步成型,林天带着船队也下了南洋,梁刚拿着尚海的书信找到南居益,顺利进入福州城中的军械局,冯六北上京城帮尚海送礼,段猛和戚昌国在训练护卫。
在尚海的计划中,段猛和戚昌国需要训练出二百四十名护卫。因为鸳鸯阵是以十二人为一个小阵,然后以小阵为基础,组建成大阵。
尚海对鸳鸯阵十分认同,毕竟它在戚继光的手中,经历过倭寇的检验。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