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穿的,那就更没什么不适应的了,大老爷们一个,穿什么不是穿。
更何况每天穿衣脱衣都是由黄杏伺候,尚海只需要当一个任凭摆布的木偶就可以,活得不要太轻松。
吃穿都没问题,唯独那一头飘逸的秀发,给尚海带来了无数的麻烦。
随着大明文化逐渐在琉球生根发芽,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已经习惯了夏天一头板寸的尚海,实在应付不了这一头的长发。
尤其是这个年代没有洗头膏,年轻的身体油脂分泌又是相当的旺盛,如何将油光发亮的长发清洗干净,避免头皮发痒,就成为尚海每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只是,每天清晨起床,看着枕边脱落下来的长发时,尚海总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若非有黄杏每天忙里忙外地照顾,尚海甚至都想自己偷偷用剪刀剪去这三千烦恼丝。
但可惜的是,除了和尚,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不想成为众人眼中的怪物,尚海就必须将洗头、梳头、盘发的事情进行到底。
不过今天发生了流血事件,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所以尚海在黄杏的帮助下,只是简单将头发扎在一起,就匆匆出门。
但尚海发誓,今后只要有机会,一定最先生产肥皂和洗头膏,将自己从每天都要洗头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福州多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称“福州”,一直延用至今。
闽王王审知先后扩建“罗城”和南北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故福州亦称“三山”。
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誉。及至大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朝廷又将福建市舶司由泉州移驻福州,使得福州城更加繁荣。
而今天的福州城,在往日繁荣热闹的基础上,又更上了一层楼。
尚海等人尚在妈祖庙十里之外,行人就已经越来越多,通行也开始变得困难。
尚海见识过后世的繁华,去过王府井,参加过十一黄金周的国内旅游,甚至加入过春运的返乡大军。
所以参加迎神活动的人虽然不少,却也难以令尚海动容。
惜恩大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能保持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唯独梁刚、段猛和黄杏,从小生活在琉球,哪里见过这许多的人,全部都楞在了当场。
梁刚还摇头晃脑地叹息了两句:“不愧是天朝上国,景象果然不是我琉球能够比拟的……”
段猛说不出这样有水平的话,却把硕大的脑袋点得飞快,对梁刚的话表示赞同。
黄杏则要矜持许多,一言不发寸步不离尚海左右,只是用小手悄悄牵住尚海的衣角,生怕尚海一不留神就消失在人海中,再也寻找不到。
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以,欢迎大家推荐和收藏,谢谢!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