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天河倒悬 > 第29章 总有刁民算计朕

第29章 总有刁民算计朕

紫禁城内已经掌灯,儿臂粗的金丝大蜡发出明亮柔和烛光,照亮了崇祯御案上的一本打开着的补牍,年纪轻轻却已经生出华发的皇帝头疼地撇了一眼,这是吏科给事中吴麟征的补牍,文中云:“边臣不可令有惧心,不可令有死心。臣读吴三桂疏,言切情危,若有格格不忍言之意,臣知其有惧心。始以裹革自任,终为父兄乞恩,臣知其有死心。今寇势方张,不使徙近悍御京师,则何恃乎?”

所谓补牍你可以理解为小报告或者是思想汇报之类的,文中的吏科给事中相当于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这位给事中告诉崇祯,在内有流寇外有小辫子的今天,您老人家一通瞎指挥堪比蒋总司令,有功了您自己得着,有过了推给臣下,所以是文畏死、武惧战,虽然武将们不得不表决心,可从他们托付后事的小动作可以看出来,这些位将军们感情是有了比让他们死还可怕的事儿---对阵清兵……

崇祯皇帝知道自己现在是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筹码了,文臣中杨嗣昌是个能做事儿的干才,最近崇祯觉得使用杨嗣昌是越来越顺手了;洪承畴的才干是有的,可威望略逊,不足以服众尚需要历练;孙传庭人虽有才,可好大喜功、目中无人,充其量算半个;汪乔年衷心是有,才干么……所以只能算半个。如今的武将里,吴三桂算是不错的一个,人尽管年轻,可好歹是祖家一脉需要示之以恩,其又随他的舅舅祖大寿守卫辽东多年。

自己一朝中堪称文武全才的可就寥若晨星了,充其量就一个卢象升,可眼下自己还指望不上他,刚才剿灭了高闯,五月间他的父亲在回宜兴原籍的路上病故了。他曾经连上十疏,哀恳自己准许他请假奔丧,在家乡守孝三年。卢象升的奏折上说他希望将父亲埋葬之后,在墓旁盖三间草房,住在里边,谢绝交游,借着“庐墓”的机会安心地读三年书,然后再出来为自己“效大马之劳”。

但是年轻的崇祯皇帝心中明白:现如今的儒臣们在父母死后都喜欢拿庐墓三年的话妄自标榜,实际上他没有看见一个做大臣的曾经那样做过。他自信地认为,卢象升请求回籍奔丧是真,不过庐墓三年的话就呵呵了。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