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宋第一人 > 第22章 拒绝

第22章 拒绝

( )

汴京西郊三十里处,有一小桥,名唤板桥,板桥旁边有一个凉亭,因为这一处既有小桥,流水,又有凉亭,农舍,所以这个凉亭成了过往路人休息的好地方。

</P>

今天亭中有着不少人,一男子坐在正中,内着紫衣,身披孔雀金裘,头戴明珠金冠,他身后站着许多人,其中一人面貌俊朗,正是刘翚。

</P>

众人正站着的时候,紫衣人对身边一劲装之人说:“怎么还没到,按时辰应该早就到了,你去前面打探一下。”那人应了一声,骑马飞奔而去。

</P>

刘翚站在紫衣男子身后,对男子说:“世子莫急,齐王英勇,再说随行必有勇士,不会出什么事的。”

</P>

两人静候,过了一会,前面去查看的马匹飞奔而还,马上之人大声喊着:“回来了,回来了。”

</P>

众人大喜,往后看去,果然尘土飞扬,几匹骏马绝尘而来,前行一人,方脸宽额,英姿勃发,后面几人,身着劲装,腰系长武,几人行至亭前,勒马站住。那世子满脸喜色,对前面的人说:“父王,我等你多时了。”

</P>

齐王也温颜对他的长子说:“德隆,你怎么在这里。”赵德隆说:“昨日接到驿站回报,说父王今日就会回来,我早早就在这里候着父王,父王为国辛劳,儿一定要为父王接风。”

</P>

齐王闻言大笑:“还是你有心啊。”说完翻身下马,赵德隆接过齐王手中的马缰,站在齐王身后和齐王一起行走。齐王边行走边问赵德隆:“最近京城之中可有什么大事?”赵德隆说:“无甚大事,赵普入相之事,想必父王早已经知道了。”齐王问:“你卢叔叔仍在政事堂中?”赵德隆说:“仍在政事堂中,升任副相。”齐王哼了一下:“赵普这个老狐狸。”

</P>

宋朝以门下侍郞兼平章事为正相,中书侍郎兼参知政事为副相,另有门下中书侍郎共三人为参相,宰相共有五人。在宫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也称为政事堂。

</P>

紫宸殿上,赵炅头戴平天冠,坐在龙椅上,赵廷美和赵德昭就站在阶下,两人身后才是丞相,丞相之后才是文武大臣。

</P>

赵炅说:“四弟,边关辛苦,你既回来,便和德昭一同多听听朝议,我已命石守信暂代你永兴军节度使之职,你便安心做好你的开封府尹。为朕守护好汴京就行了。”

</P>

赵廷美说:“皇上,永兴军一直以来都是臣弟管辖,臣弟也不喜文职,不如皇上让臣弟休息个把月,再让臣弟前往永兴军路。”

</P>

赵炅眉头一皱,呵斥道:“你现在是齐王,身份尊贵,以后若无要事,还是不要去边关了。”

</P>

赵廷美听见赵炅呵斥自己,才勉强不说话了。

</P>

赵炅继续问:“众位卿家还有什么要上奏的?”片刻之间无人说话,赵炅便说:“退朝吧。”侧立太监大喊一声:“退朝。”赵炅先行走了出去,文武大臣退了九步,便转身出了紫宸殿。

</P>

李施退朝之后欲出宫门,忽然有人在后面叫他,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引进使田钦祚。田钦祚身边站着齐王。那田钦祚对李施说:“李侍郎,齐王刚刚回京述职,我等明日在清风楼设宴接风,怎么样,侍郎可有心一起来?”

</P>

田钦祚,颍州汝阴人。父田令方,为官虢州团练使,因与自家伶人靖边庭的妻子有染,被靖边庭叛杀。钦祚早年任后周的殿直,不久改供奉官,随柴荣征淮南,为前军都监。

</P>

入宋,拜为阁门通事舍人,后擢升为西上阁门使,乾德三年,辽国六万骑南下,田钦祚出征,以三千人打败了契丹六万人,将其逼退,太祖以其功加领汾州防御使。太宗即位,迁引进使,掌臣僚及外国与少数民族进奉礼物诸事。

</P>

李施闻言大喜,弯腰行礼,忙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下官一定到。”田钦祚说完,又对李施说:“哦,对了,我曾听世子说过,你有一子,名唤什么来着?”李施忙说:“叫李玄。”田钦祚说:“哦,叫李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