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菩提仙尊 > 第三章 、一举冲霄成仙道 肉躯仍是百病胎(一)

第三章 、一举冲霄成仙道 肉躯仍是百病胎(一)

约莫盏茶时分,逢春终于摸索至鹰嘴崖下,转过崖底山涧。拨开藤蔓荆棘,于绝壁中豁然错开有尺许宽的一条石缝,形成了一道天然路径。这路虽然隐蔽倒也不难攀爬,唯独洞口垂直无路,约莫也二三米高的石壁。不过早年就被探幽之人凿得三四个坑穴,将宝箧背在背上,手足并用两三下就到了洞窟。

手机电光一照,有二十多米深,高约四五米的洞石,一角有火迹炭灰,可能是顽童野营所留,其他倒也干爽。洞底深处被人为堵起,传闻早年多有人迷失洞中,故而山民怕惹麻烦于狭窄处用石填塞,如今只留这百来平的空间。

此洞果然汇聚滇中山川之灵,只觉凉爽而无阴冷之感。洞中有一石床,床后石壁上有‘清凉’二字,非篆非隶,只是一书正楷,也无提名。古时应有修士居住过,这也是山人为什么叫它仙人洞而不叫清凉洞的由来。

逢春此时堪破心魔,入得洞来虽无风月可赏,但道人心中自有风光只觉得片片欢喜,直觉自己的因缘在此。看了看手机,已近十一点,子时将到,轻抚了抚石床,日久时深早就被人打磨得光滑如镜,不留一点尘埃。

“真是一修行宝地,只不知何故不为道人所居?”逢春叹道,末法之后,特别十年大劫,神仙都遭了劫难,僧道所剩无几。偶尔余留的几个高僧高道为续法灯不得不入世传法,而今的修行人,哪个不往繁华富硕之地去了,哪里能耐山中清苦?况且,十年大劫后余留下的名山古寺颇多,谁还记得这个避处边陲的深山古洞?逢春思索明白,心里也暗暗欣喜,如此福地合该为我所得。

此地离冷氏族地不远,一个不通道路又非耕地的石崖,以他的身份只要渡过了此关,花点钱财就能将它买下。逢春暗暗盘算起将来,也正因逢春此时道心通明,向道之心无有疑惑,更本不存一点不成功的心思。

行者安床打坐,必有仪轨,这些皆是基础,逢春早就学过。因生来性喜僧道,没少被乃父责罚,冷父又认为逢春是受其母影响,连带冷母也受了不少责骂。

逢春收摄心神,拜祝念诵:“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此安土地真言,所道人修行时不为邪祟所扰。又:“太上说法时,金钟响玉音;百秽藏九地,诸魔伏骞林;天花散法雨,法鼓振迷层;诸天赓善哉,金童舞瑶琴;愿倾八霞光,照依归依心;搔法太法稿,翼侍五云深。急急如律令。”此净坛神咒,为此道场能安住故。

又向此洞过去历代高贤高真祷告,愿其永享仙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