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辆马车在正午时分驶进太平郡。
人声喧闹,马车内的丹青忍不住撩开车帘,看大街来往的妇人拖着小儿挎菜篮子跟菜贩议价,看街上私塾里的教书先生还在摇头晃脑地念书,端坐的孩童忍不住走神左顾右盼,又看买零嘴小吃的小摊吆喝声音起伏不断。
太平郡,久违了。
丹青竭力按捺激动的心情,没差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沿着去时离开知味观的路线,一路跑回去,她那片桃林还好吗,还是太平郡最早盛开,花期最长的桃林吗?拂云还好吗,知味观的师兄师姐可还记得她?
车外驾驶马车的千枝有感丹青兴奋躁动的心情,轻笑道:“别急,我们还有一段路才能回到知味观。”
丹青伏在马车车窗边上,沿街摆卖的小吃香飘了一路,突然间她抬起头,双目发亮,那家面摊仍在!那家炒肉面很好吃的!
不远处熬吊汤的大锅里澄清的汤头泉涌一般的翻滚,摊子边上还是摆放着数套木桌椅,桌子都被客人占满了,人人埋头吃面条,摊主熟练地将生面丢进锅,涮了几番,从大锅中用特制的长筷撩起熟了的面,迅速搁到青花碗中,另一手舀起一勺汤添到青花碗中,最后又加上浇头,汤多面少,卖相极好。
“千枝,千枝,停车!”
驾车的千枝应声停下马车,丹青从车厢里钻了出来,坐到千枝身边,指向人气爆满的面家期待地看向千枝,“千枝,不如我们先吃点面条然后再回知味观如何?都中午了。”
千枝刮了一下丹青的鼻尖,“馋嘴猫,一回来第一时间就是想吃的。”
丹青嘻嘻笑了几声,“还是太平郡好嘛,物产丰富,小吃特别多,千枝~我们去吃东西吧。”
“早晨出发的时候我已经知会了知味观,说正午时分就到,厨子该是准备好了午饭,你确定吃面条不回去吃?”千枝笑盈盈地说道。
“不!”丹青自觉滚回去车厢,“千枝,我们赶紧回去知味观吧,午餐一定是等急了我。”
碧霄留在纯阳宫准备试术会选拔,因此没有跟她们一起回来,不然,碧霄在此肯定会插话打趣丹青,两人又开始斗嘴。
千枝宠溺地笑着摇头,重新驾起马车往知味观驶去。
以往知味观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今日知味观门前却不多见香客进出。
丹青下了马车,和千枝站在知味观前,“知味观衰败了,怎么不见其他人?”丹青左顾右盼,知味观门面光鲜,大门重新被粉刷了一番,地上麻石砖依旧,没有被撬动重新铺上新的石料,尽管如此还是少了几分历史承载的厚重。
“呸,别胡说。”千枝嗔道,戳了一下丹青的额头。丹青顺势把头往一边侧,嘴里哎呀的叫唤。
“你们是外地来拜神的吧,我瞧你们脸生得紧。正不巧,今天左丞长女前来修道祈福,左丞遣人提前清场,对外地客分发几钱银子,也不教人白来一趟,知味观今日是不会再招待其他人了,你们只需凭路引到那个人登记就可以领到几钱银子。”
知味观没有人出入,但观前大树下仍有卖同心结风筝的小贩在做生意,有个拿葵扇乘凉的大伯见一辆马车停在知味观门口,下来了两个脸生的姑娘,驻足在知味观门前,听不清她们说些什么,但左丞之女已经到了知味观,她们进去了也会让守门的家丁下人驱赶出来,便走过去好言提醒。
丹青顺大伯手指方向看去,就在她们不远的一侧,确实有个人,账房先生打扮,设桌在树荫下,手提紫毫,面前摊了一个账簿的册子,在他左手边还摆了算盘,不时拨弄几枚算子,又继续写写停停。
“谢谢大伯提醒。”丹青甜甜地笑道,左丞之女是啥,反正不会妨碍她回来知味观吃午餐便是了。“千枝,我们走吧。”
两人走进知味观,大伯见两位姑娘都不听他劝,摇头叹息,又回到树荫下,翘首盼望她们被赶出来。
丹青和千枝刚走进前庭,还没到第一个大殿,就让下人给拦住了。“今日我家大姑娘前来修道祈福,闲杂人等不许进入,若你们是外地来的,可到门外有账房先生那儿领几钱银子作车马费,赶快离去,明天再来。”
“哦。”丹青明白的点点头,没有动身离开。“不过我们就是知味观的弟子,可以进去了吧。”拉着千枝就往里面走。
下人继续拦她。“哎,人人都像你所说的是知味观弟子,岂不是都能进来了?天晓得你是否是真正的弟子,况且我是没有见过有你这么小的女弟子,莫不是是冲我家大姑娘来的吧,想讹钱,快快,赶紧离去,不要让我赶你们出门,没脸见人,我还不屑于对小孩子动手。”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