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阳关
一行人在远处模模糊糊看到阳关那雄伟的城楼,激动的热泪盈眶,犹如唐僧四人渡过九九八十一关,看到雷音寺的心情一样。
他们一路上十分的坎坷,时时要与追击围堵他们的贪婪者躲猫猫,较量勇气与智慧,经过大半个月跋山涉水,大家今天来到这里很不容易!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
现在位于凉州敦煌郡阳关县,是中原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阳关有专门坐镇于此的阳关校尉,统率一部精锐军马驻扎在附近,与阳关县互不统辖,并列位于敦煌郡之下。
“公子,别愣着了!赶紧进关,找个地方,大家舒服的泡泡澡,吃点熟食,先大睡一觉!”
宁镇虎拍了一下公子的手臂,提醒了一句,已先一步喜悦的策马跑向了阳关。
公子魏兴没有像众人一样忘乎所以,慢慢的骑着马,冷静的打量阳关周围的一切事物,默默记在心中。
夏侯柱默默跟在公子的马后,十几年之后,重新看到阳关那熟悉的一景一物,心中五味杂全,很有一番不同的体会。
走上吊桥,望着脚下汹涌的河水,公子魏兴兴致勃勃打量城楼上的一切设施。
“别看了,公子!以免泄露了马脚,引来不必要的盘查,司马狗的密谍衙门在此有一个秘密的据点。”夏侯柱策马从他的身边经过,悄声的警告道。
公子魏兴一愣,立刻醒悟了过来,不再特意观察城楼上那些敏感的东西。
公子魏兴心中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意了,阳关与北面的玉门关是中原对外的唯一两所军事要隘,西晋朝廷的谍探组织必定在此设立秘密驻扎点,这是一定的事情,换成曹魏时代也会如此的。
“听忠义叔说,中原之地出外需要官府开具的路引条子,我们不会有事吧?”公子魏兴有些不安的低声问道。
“放心吧,总镖头自然晓得我们这些人没有所谓的路引条子,自动会搞定这一切的。”
听到夏侯叔的回话,公子魏兴忐忑不安的心情顿时平荡了许多。
若是放在平常,他自己瞬间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到了宁总镖头的地头,他自然会知道怎办的。
这还是公子魏兴自持废帝之子的身份,心中太敏感的缘故,让他暂时脑瓜子失灵了!
一句古话,无欲则刚、关心则乱!
换成任何一个人,身为前朝的皇子,首次来到敌人这样重要的军事要塞,心中都会难免患得患失的。
到了城门下,宁镇虎提前打点了一番,守门的官员随意问了十几个普通的问题后,就像往常一样为公子魏兴开具了一张路引,随手示意离开这里。
走出城楼那几十米门洞路,公子魏兴彻底松了一口气,汗水停了下来。
“公子,你紧张什么,流了这么多汗珠,关外之民没有路引条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我早已经下上打点了一番,城门官不会为难诸位的。”宁镇虎首次见到老成于世的少年公子如此紧张、汗流浃背,随口的打趣道。
公子魏兴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来,不知道该怎样回话,只好摆摆手,扭头望着青石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马。
“公子,这比什么且末王城繁荣的多吧?”宁镇虎十分得意的问道。
公子魏兴也是首次见到这么多的人流与店铺,心中感觉要比且末王城更加昌盛了十几倍之多!
“我有幸也去过长安几趟,在繁荣方面上,东、西市也不过如此!”宁镇虎豪气的吹嘘道。
夏侯柱点头,接话道:“公子,总镖头说的不错,长安的东、西市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这地方大一点罢了!”
宁镇虎有些惊讶的回头问道:“夏侯,你难道也去过长安呢?”
在宁镇虎的意识中,凤凰堡中的少量汉人,绝大多数应该都是祖辈父辈犯了罪逃逸过去的,他们应该没有机会去过遥远的长安呀!
对于凉州的居民来说,长安仍是一个很遥远很憧憬的地方,一般的人极少有机会亲眼看到长安城的雄伟与壮丽。
在中原人的心中,洛阳与长安是两个很神圣的地方,代表着帝国的权柄与文明,都心向许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