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丫自从拜师后整天跟着疯疯癫癫的师傅捣鼓着些什么。有时候连一直跟她很亲近的姐姐苏浅浅都找不到她的踪影,老顽童也由于收了个小徒弟而停下了脚步,安安心心待在苏家把平身所得一点点地教给了小徒弟。直到几年后,苏浅浅开了“医院”,老顽童当起了所谓的“教授”,老顽童才知道,平身所学原来不单单是需要一个继承者,还需要更多人发扬光大。
一个月后,苏母也好的七七八八了,苏家举家搬离这伤心地,搬到了新家淳淮。也在淳淮苏浅浅开始了她商业帝国的第一步,买地、开店、办作坊。
搬到淳淮后,苏二宝正式了学堂,也由于苏二宝天生读书料,让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在两年后考了童生,也是大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童生。
搬到淳淮后,苏浅浅跟着父亲去了一趟彤伢子的牙行,问了一下买地的问题。其实伢子早帮苏家把地看好了,等苏家门确认了。苏浅浅父女俩在彤伢子的带领下看了占地面积,也看了周边坏境,苏浅浅从来没想过,原来省府旁边也有这么穷的地方。
很多老百姓都吃不饭,有的人家甚至于把女儿买到牙行,好一点进了大户人家做丫鬟,运气不好的,甚至直接买到妓院,为了补贴家用。看到这样的情况,苏浅浅想到,如果在这里创建工厂,是不是能救助很多这样可怜的女孩子。想着家里父亲也重男轻女,苏浅浅对这些被卖的女孩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其实苏浅浅想错了,苏大壮对于三个孩子来说,两个女儿才是心头肉。儿子不管怎么说将来都要跟自己住一起,女儿再养几年得嫁出去了,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还有儿子能光明正大地去学堂读书,女儿只能妻子在家里能教多少是多少,小女儿现在有了师傅,学到的东西肯定大女儿的多。而大女儿还要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整天陪着自己东奔西走的劳累着,这孩子大半年的时间里都晒黑了不少。要是换男装肯定没人说这是女儿不是儿子。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