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 > 531.第531章 一九四五年的三战(三)

531.第531章 一九四五年的三战(三)

对此张伟却并不意外:不论蒋军还是红色军队,旧国的时代环境还有兵源选拔条件造了那个年代国军队的顽强意志。只是在训练意识和训练组织方面的严重问题使得国军队哪怕在抗美援朝初期都是一支问题和弱点很大的军队,更别说在这之前。在解决了这个短板之后,并不需要国军队在组织达到多么优秀和惊人的地步,也能如同朝战初期的朝鲜军队一样拥有远超列强军队的突出表现。当然,张伟也并不担心蒋军会成为西方盟国可以有效利用的炮灰。

承认环境塑造的同时还应承认:长期以来的封建传统给国军队的军官阶层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不要说内战或对外支援战争,是抗战时期的蒋军,战争强度承受能力也远无法和朝鲜战争第一年的韩国军队相提并论,这很大程度也是社会发展水平导致的结果。一支无法有效选拔和利用真正意义的精锐部队组织攻击作战的军队,算拥有着不差的作战效率,也并不可畏。尤其是在此时的欧洲战场这种战争强度十分大的情况下。

在指挥才能,张伟并不怎样的突出。战争的结局几乎是在庙算已经很大程度确定的了:西方盟国军队充分动员起来的战争能力远非历史二战末期的西线盟军可以相提并论,但军队基层效率给野战兵力规模、火力杀伤效率带来的影响,还有战役组织与损失承受能力方面的区别终究会导致战争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分出胜负,训练素养和战争准备同样远非二战末期可以相提并论的苏军在社会制度与战争锻炼下双重优势下,在拥有足够的准备囤积下,拥有很大概率首先给予对手以不可曾受的损失。

西欧的战事远想象的猛烈,平息的也明显预计的要早。大概在1945年入冬时节的时候,持续了八个月的激烈交锋随着盟军战线的大规模崩溃落下了帷幕。苏联军在这短短八个月的交锋遭受了七百多万人左右的伤亡损失,大大强于高于历史的东线,也同于多余西方盟军。但这其的被歼灭性打击的损失大概只有二百万人左右。而盟军所遭受到五百万规模左右的伤亡损失却几乎都以被歼灭性打击为主要成分。在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损失了超过二百个地面师的情况下,莱茵河防线再也无法坚守了。甚至因为东方精锐力量的大规模参战,连东方和西班牙又或者意大利维持欧陆跳板性质的局部存在也成了奢望。

然而张伟也明白,即便战争进行到此时,拿下欧陆已成定局的时候当然也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利用西欧资源所进行的防空战争乃至核武反超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