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战役的苏军兵力和装甲兵器并不历史的白俄罗斯战役或库尔斯克会战苏军兵力更强,仍然是二百四十万左右总兵力、其一百四十万左右的作战兵力、不到一百个相对而言较满员的步兵师和十二个坦克军与机械化军、三万多门八十二毫米口径及以的迫击炮与火炮、五千二百辆左右坦克与自行火炮。此时虽然还没有历史水平的西方援助,但因为巴巴罗萨时期损失的民间卡车更少、之前一年间的消耗也明显历史巴巴罗萨战役时期更少的缘故,还是能够做到在主要战略方向让二百四十万人左右的战区力量拥有二十万以的载重卡车,实现最基本标准的摩托化,满足运动进攻作战的所需。
苏军的这种大规模作战准备当然没有完全隐瞒住,但此时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显然并不畏惧在此时同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大规模战略决战。或者说:这正是此时德军重创苏军装甲与航空力量的一个绝好机会。
不要说此时德军在航空汽油方面历史的一九四三年更大的优势、更强的对地作战能力所主导的制空权。是装甲力量的对也今非昔。
历史的战争后期,德军有过一段“质量优势对数量优势”的时候,如一九四三年后期到一九四四年半年,但很大一部分新装备要防备诺曼底登陆所以没有凭借质量优势改变东线战局。
此时的德军则远非白俄罗斯战役时可以相提并论,不论在战略与后勤还是装备都是如此。经过战争初期的全面动员,德军在整个东线的装甲力量已经达到七千八百辆坦克自行火炮的规模,在乌克兰与库尔斯克方向的装甲力量也达到了四千二百辆左右的规模。这还是在很大程度德军为了较保持突出的训练和燃料规模较有限的缘故不得不控制坦克装甲力量的总规模在不超过一万两千辆左右的情况下
坦克装甲力量的结构基本没有威力四十八倍径七五炮威力更低的坦克歼击车和坦克炮。按照测试:强大的六十倍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几乎可以在有效范围内威胁如今苏军的大部分坦克装甲车辆了,对于一些苏军特殊型号的装甲力量,发射高速钨芯弹的也能够进行有效威胁了。德军坦克装甲型号结构也更为合理:基本以五十吨坦克为核心,配合机动能力更好的三十吨级坦克显然在机动作战可以发挥更多作用,而不是自己有些吃不定,实战表现并非特别突出的四十吨级坦克。
而苏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同德军即便在二战最后一年也显然没有优势的损失,这些情况让这位身为穿越者很有信心:如果苏军打算同此时的苏军展开一场库尔斯克式的战略决战的话:那有很大结局是失利一途。
当然,张伟决定同德军展开战略决战也不是没有一些底牌:张伟发现,苏军那些地炮改装而来的坦克炮在寿命实际有很大潜力可挖。如果透支到几十发左右的有效寿命、突击炮布局成为主要反坦克力量,将很大程度改进坦克作战能力。所付出的对付地面目标能力不足的代价,完全可以由步战或火力支援车一类的兵器更有效率的完成。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