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 > 第二十章: 《燃灯点化遇菩提,阿弥得道悟真性 》

第二十章: 《燃灯点化遇菩提,阿弥得道悟真性 》

阿弥陀拉着菩提的手,感叹不已,连忙道“多谢道兄点化,现终于又得相见。”

“兄弟不必客气,你我一路有缘,如今你还原真身得道,既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的意。”

阿弥陀道“此次就道兄,能力长进不少啊,可是有什么大奇缘?”

“哈哈,当然,我们边走边!”

“好!”

“当日兄弟转身投人凡间,我逐渐静下心来,又想:“四方各界众生尚有众多苦难,我等理应做番功果,普渡众生啊,何苦如此纠缠于原本不可能的帝呢!”

于是便到人世间行走,足迹行遍四大部洲各洲各地,看遍人间百态,不觉一日又回到西牛贺洲,所以又来到了那揭罗曷国,此国方圆有数百里,周围地势艰险,与世相隔,见此处五谷丰登,国中之人民风淳朴,轻财好义。”

当初初来此地,便到国都城中行走,见城中两旁居家繁盛,市集繁华,正行走间,在僻静之处见到一座殿堂,殿堂里外并无豪华装点,只是一个普通稍大的房屋院落,略加改造,门前有一匾额,上面写着:“佛道燃灯,更古清明“。

里面隐约有人在讲课授法。

菩提乃是喜好修行,逢道听,遇法求教,见这里有人讲法,便停下观瞧。

见一个行人老者,似乎是修行者的模样,正欲前往那屋里,菩提向前施礼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人在里面讲法?”

老者回答道:“你是外来的,这是一个得道的圣人名叫燃灯,在此讲的是佛法。”

菩提听了,原来也是修行而且是得道之人,于是就进门观瞧,那门洞开并没有什么人把守,只是院内有两棵大树,均高逾十丈,见上面分别停着一只孔雀和一只大鹏,身形巨大,羽翅生辉,生得嘴坚爪利,果不是凡鸟。

这燃灯佛究竟是什么圣者?

原来,燃灯佛是上古出生,后自己悟道修行的神圣,由于出生时正是夜晚,他一出生,身边的一切便光明如灯照,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燃灯“这个名字。

燃灯出生后第二一早,便有凤凰来到他家门口的树前,落在树上鸣叫,人们皆以为奇。

燃灯长大后聪慧异于常人,心地宽厚善良,四处访学,讲道,逐步创立了一门叫做佛的道法,学此道法,可参透生死,除去世间欲望和烦恼。

燃灯为弘扬这门道法在那揭罗曷国建立了一个佛学讲堂,每日讲法,普渡众生。

菩提随那老者进到讲堂门里,只见门内又有一个别样的洞,别看门不大,里面却很宽广,整个是一个殿堂模样,下面坐了有几百人在听讲法,上面高台上坐着一个老者,慈眉善目,把那佛法谆谆讲来,正是燃灯。

菩提在最后面坐下,准备听燃灯讲何种法。

原来,今燃灯讲的正是前生今世,善恶因果,除却欲望,不生争念,为大觉大悟。

菩提听得燃灯讲法,想到自己的历经波折,颇有感触,便又顿时增长了领悟。

菩提想:“我等本欲争那帝,但却无果,现帝已有人选,自己再无可能,又不愿在庭供职,居于人下,本欲彻底归隐修行,但可惜自己的苦苦修行,具有的大道和法力从此再无处施展,但今日见世间有一如此治世之尊灵,何不将来与那阿弥陀一起修行传承于他,我又不必参与世事之争,自在修行,而阿弥陀又志在传承道法,岂不两全!”

想到此处,菩提离开了燃灯之处,打定主意,决定留在西牛贺洲,待那阿弥陀转世,寻机将其点化。

菩提在西牛贺洲四下寻找,发现一处理想之地,乃是一处僻静的深山,名为灵台方寸山,此山高大秀丽,清净深远,多有悬崖峭壁,遍布奇花异草,空谷幽兰,是个归隐修行的好去处。

遂在此山中开辟一洞府,命名为:“斜月三星洞,菩提便在此安养修心,同时静等转世的阿弥陀。”

转世后的阿弥陀名为“乔达摩西达多”,终于在菩提树下彻悟之后,心脱凡尘,获真仙大法,之后并没有渡过家乡门口的那条熟悉的尼连禅河,去见别离多年就近在眼前的父王,而是和菩提二人四处访道,一路救助苦难众生,更加洞悉了人生痛苦的本源,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大觉悟,后被称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称“如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